公告标题

公告内容,本插件支持cookies记录关闭后多久不显示本弹窗,后台可以设置cookies的保存时间,同时自定义左侧按钮文字和链接!(清空浏览器cookies缓存可以再次查看插件效果)

我知道了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广西戏剧院“好戏连台” 专家解码地方戏曲缘何好戏频出

2024-11-06 15:24:56

  南宁10月24日电 题:广西戏剧院“好戏连台” 专家解码地方戏曲缘何好戏频出

  记者 杨陈

  彩调剧《新刘三姐》、桂剧《七步吟》《南宁女儿邓颖超》、壮剧《百色起义》《牵云崖》《黄文秀》、京剧《瑶山春》……10月的广西南宁,5天7场广西戏剧院优秀剧目展演,让“戏粉”们大饱眼福。如此频密的演出,剧目水准之高,演员技艺之精湛,也让国内戏剧界“大咖”啧啧称道。

  “这几天接连观摩了几部作品,题材的覆盖面很宽,弘扬主旋律的现实题材主题创作、红色历史题材,看家戏,传统民间故事戏,以及带有实验色彩的探索剧等,可谓应有尽有。”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会长刘彦君在此间表示。

  “好戏连台”的背后,是广西几代戏剧人的传承创新,也是广西戏剧院十年磨一剑的攻坚克难。10月24日,由广西戏剧院、广西戏剧家协会主办的“为人民代言 为时代放歌”主题研讨会在南宁举行,与会戏剧界专家学者就广西地方戏曲发展等展开交流。

图为彩调剧《新刘三姐》演出现场。陈冠言 摄

  挖特色:走出良性发展之路

  广西山清水秀,民族文化蕴藏丰厚,壮剧、桂剧、彩调剧、京剧作为民族文化艺术的历史凝结,相映生辉。

  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广西彩调剧《刘三姐》就创造了在全国和世界各地演出2900多场的盛况,全国139个专业剧团中,就有58个剧种移植排演《刘三姐》。此外,日本、美国等国外10多个文艺院团亦移植排演《刘三姐》。一出戏享誉全国,风靡东南亚。

  “彩调剧《刘三姐》的创作集合了山水文化、歌曲文化、民间文化、民间立场、民间价值,这些都根植于广西本土的山水资源、民族资源之中,是对地方已有文化资源最好的整合,是一个里程碑。”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戏剧理论家马也表示,近年来广西戏剧院致力于对本土山水文化、民族文化、民间文化进行发掘、打造、传承,进行现代化的创造、创新、转化,为全国地方剧团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广西戏剧院的发展走对路、出名家、强基层、用对人,2012年至今,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剧目,并多次获得文华奖、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金奖、中国戏剧梅花奖等荣誉,六次入选新年戏曲晚会,代表地方戏曲首登中共中央、国务院春节团拜会。”在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原一级巡视员吕育忠看来,“这些成绩的取得在全国戏曲舞台界令人刮目,为广西戏剧院现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吕育忠认为,广西在地方戏曲的传承发展方面,既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一哄而上,又能拂去历史的尘埃,与时代同频共振,反映时代风貌,展现现代审美品格,走上了一条秉持自身传统、守正创新的良性发展之路。

图为研讨会现场。陈冠言 摄

  育人才:“铺开”与“挑精”并轨

  “5天7场大戏,剧种不同,但许多演员一人身兼多部剧,能在不同剧目中灵活转换角色,实属不易。”谈起此次广西戏剧院优秀剧目展演中演职人员的表现,当天与会专家赞不绝口。

  让人很难想象的是,十余年前,广西戏剧院成立之初,还曾面临“没有一个剧团的演员可主演一部大戏”的困境。

  2012年,广西将广西壮剧团、广西桂剧团、广西彩调剧团和广西京剧团等四大剧团合并,成立了广西戏剧院。

  广西戏剧院院长、广西戏剧家协会主席龙倩介绍,彼时原四个剧团的主要演员均已退休,仅有彩调剧《刘三姐》可进行全剧演出。对戏剧院而言,“梦想从学习开始”。“我们以专项扶持政策培养人才,以经典作品培养人才,以合作共建选人才,以项目推出人才,用考核促进人才,为人才的呼之欲出创造了条件。”

  广西戏剧院制定了人才培养“铺开”与“挑精”双向并轨计划,一方面长期培养编导团队,对演员开展重点培养,对打击乐手采用边演边训模式;另一方面实行央地合作模式,实施名家拜师学习计划,推出文艺新秀,推选舞台艺术青年表演人才进行重点培养,院团与院校携手共建等,使优秀青年戏曲人才得以崭露头角。

  广西戏剧院京剧团演员、彩调剧《新刘三姐》角色“姐美”扮演者陈慧就是上述机制的受益者,从一名青年演员逐渐成长为主要演员,还赴京拜荀派艺术研究会会长孙毓敏先生为师。“赴京拜师让我学到了很多,可以更好地把传统的东西融入到院团的新创作剧目中。这些年我付出了大量的汗水,也收获了全国宣传思想文化英才、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等几十个奖项。未来我将继续为追逐自己的梦想努力加油。”

图为桂剧《七步吟》演出现场。陈冠言 摄

  畅未来:走近观众走向国际舞台

  根据全国戏曲普查,中国现有戏曲演出团体12000余个。什么是观众喜爱的优秀作品?如何让优秀戏剧兼具艺术价值和市场效益?如何让中国的传统戏曲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异彩?是当下中国戏剧界努力的方向。

  “观众其实是戏剧的命脉,是戏剧之所以成为戏剧的依据。”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一级编剧张仁胜表示,近年来,广西戏剧院在舞台艺术精品上已经走得很远,未来应该朝着怎么把艺术与当下文化市场结合进行一些新的尝试。

  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会长季国平认为,时代是发展的,戏剧也要在思想性、时代性以及艺术表现手段方面与时俱进,以此保持对观众的吸引力,特别是吸引青年观众。

  广西壮族自治区决策咨询委员会咨询专家于瑮建议,广西戏剧院要不断打磨新剧目,使新戏成为经典;要进一步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精湛技艺;进一步培育观众市场,培养观众的欣赏能力;加强戏剧理论、评论方面的研究,使之能以时代精神加强戏剧欣赏。

  事实上,成立至今,广西戏剧院一直在不断“尝新”,共新创作剧目25部、复排剧目28部、移植剧目5部、传承剧目44部,开展文化惠民演出4800余场,吸引观众逾330万人次。

  与此同时,广西戏剧院还充分利用地域区位优势,保持与东盟国家文化交流合作,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多次举办中国—东盟(南宁)戏曲演唱会,邀请来自东盟十国的戏曲演员及爱好者来邕参加演出和交流活动。实施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刘三姐走东盟》,先后在泰国、马来西亚、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开展彩调剧《刘三姐》交流演出。

  谈及未来,龙倩表示,广西戏剧院将继续抓好规划建设,把社会期盼、民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规划编制中来,创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新局面,百尺竿头,再上一步。(完)

  南宁10月24日电 题:广西戏剧院“好戏连台” 专家解码地方戏曲缘何好戏频出

  记者 杨陈

  彩调剧《新刘三姐》、桂剧《七步吟》《南宁女儿邓颖超》、壮剧《百色起义》《牵云崖》《黄文秀》、京剧《瑶山春》……10月的广西南宁,5天7场广西戏剧院优秀剧目展演,让“戏粉”们大饱眼福。如此频密的演出,剧目水准之高,演员技艺之精湛,也让国内戏剧界“大咖”啧啧称道。

  “这几天接连观摩了几部作品,题材的覆盖面很宽,弘扬主旋律的现实题材主题创作、红色历史题材,看家戏,传统民间故事戏,以及带有实验色彩的探索剧等,可谓应有尽有。”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会长刘彦君在此间表示。

  “好戏连台”的背后,是广西几代戏剧人的传承创新,也是广西戏剧院十年磨一剑的攻坚克难。10月24日,由广西戏剧院、广西戏剧家协会主办的“为人民代言 为时代放歌”主题研讨会在南宁举行,与会戏剧界专家学者就广西地方戏曲发展等展开交流。

图为彩调剧《新刘三姐》演出现场。陈冠言 摄

  挖特色:走出良性发展之路

  广西山清水秀,民族文化蕴藏丰厚,壮剧、桂剧、彩调剧、京剧作为民族文化艺术的历史凝结,相映生辉。

  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广西彩调剧《刘三姐》就创造了在全国和世界各地演出2900多场的盛况,全国139个专业剧团中,就有58个剧种移植排演《刘三姐》。此外,日本、美国等国外10多个文艺院团亦移植排演《刘三姐》。一出戏享誉全国,风靡东南亚。

  “彩调剧《刘三姐》的创作集合了山水文化、歌曲文化、民间文化、民间立场、民间价值,这些都根植于广西本土的山水资源、民族资源之中,是对地方已有文化资源最好的整合,是一个里程碑。”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戏剧理论家马也表示,近年来广西戏剧院致力于对本土山水文化、民族文化、民间文化进行发掘、打造、传承,进行现代化的创造、创新、转化,为全国地方剧团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广西戏剧院的发展走对路、出名家、强基层、用对人,2012年至今,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剧目,并多次获得文华奖、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金奖、中国戏剧梅花奖等荣誉,六次入选新年戏曲晚会,代表地方戏曲首登中共中央、国务院春节团拜会。”在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原一级巡视员吕育忠看来,“这些成绩的取得在全国戏曲舞台界令人刮目,为广西戏剧院现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吕育忠认为,广西在地方戏曲的传承发展方面,既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一哄而上,又能拂去历史的尘埃,与时代同频共振,反映时代风貌,展现现代审美品格,走上了一条秉持自身传统、守正创新的良性发展之路。

图为研讨会现场。陈冠言 摄

  育人才:“铺开”与“挑精”并轨

  “5天7场大戏,剧种不同,但许多演员一人身兼多部剧,能在不同剧目中灵活转换角色,实属不易。”谈起此次广西戏剧院优秀剧目展演中演职人员的表现,当天与会专家赞不绝口。

  让人很难想象的是,十余年前,广西戏剧院成立之初,还曾面临“没有一个剧团的演员可主演一部大戏”的困境。

  2012年,广西将广西壮剧团、广西桂剧团、广西彩调剧团和广西京剧团等四大剧团合并,成立了广西戏剧院。

  广西戏剧院院长、广西戏剧家协会主席龙倩介绍,彼时原四个剧团的主要演员均已退休,仅有彩调剧《刘三姐》可进行全剧演出。对戏剧院而言,“梦想从学习开始”。“我们以专项扶持政策培养人才,以经典作品培养人才,以合作共建选人才,以项目推出人才,用考核促进人才,为人才的呼之欲出创造了条件。”

  广西戏剧院制定了人才培养“铺开”与“挑精”双向并轨计划,一方面长期培养编导团队,对演员开展重点培养,对打击乐手采用边演边训模式;另一方面实行央地合作模式,实施名家拜师学习计划,推出文艺新秀,推选舞台艺术青年表演人才进行重点培养,院团与院校携手共建等,使优秀青年戏曲人才得以崭露头角。

  广西戏剧院京剧团演员、彩调剧《新刘三姐》角色“姐美”扮演者陈慧就是上述机制的受益者,从一名青年演员逐渐成长为主要演员,还赴京拜荀派艺术研究会会长孙毓敏先生为师。“赴京拜师让我学到了很多,可以更好地把传统的东西融入到院团的新创作剧目中。这些年我付出了大量的汗水,也收获了全国宣传思想文化英才、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等几十个奖项。未来我将继续为追逐自己的梦想努力加油。”

图为桂剧《七步吟》演出现场。陈冠言 摄

  畅未来:走近观众走向国际舞台

  根据全国戏曲普查,中国现有戏曲演出团体12000余个。什么是观众喜爱的优秀作品?如何让优秀戏剧兼具艺术价值和市场效益?如何让中国的传统戏曲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异彩?是当下中国戏剧界努力的方向。

  “观众其实是戏剧的命脉,是戏剧之所以成为戏剧的依据。”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一级编剧张仁胜表示,近年来,广西戏剧院在舞台艺术精品上已经走得很远,未来应该朝着怎么把艺术与当下文化市场结合进行一些新的尝试。

  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会长季国平认为,时代是发展的,戏剧也要在思想性、时代性以及艺术表现手段方面与时俱进,以此保持对观众的吸引力,特别是吸引青年观众。

  广西壮族自治区决策咨询委员会咨询专家于瑮建议,广西戏剧院要不断打磨新剧目,使新戏成为经典;要进一步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精湛技艺;进一步培育观众市场,培养观众的欣赏能力;加强戏剧理论、评论方面的研究,使之能以时代精神加强戏剧欣赏。

  事实上,成立至今,广西戏剧院一直在不断“尝新”,共新创作剧目25部、复排剧目28部、移植剧目5部、传承剧目44部,开展文化惠民演出4800余场,吸引观众逾330万人次。

  与此同时,广西戏剧院还充分利用地域区位优势,保持与东盟国家文化交流合作,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多次举办中国—东盟(南宁)戏曲演唱会,邀请来自东盟十国的戏曲演员及爱好者来邕参加演出和交流活动。实施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刘三姐走东盟》,先后在泰国、马来西亚、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开展彩调剧《刘三姐》交流演出。

  谈及未来,龙倩表示,广西戏剧院将继续抓好规划建设,把社会期盼、民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规划编制中来,创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新局面,百尺竿头,再上一步。(完)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全部回复(3)

我要评论
    test
    test: 测试看看新功能!!!!!!!!!
    回复自己看看给力不。
    2018-1-26 02:33
    test
    测试看看新功能!!!!!!!!!
    2018-1-26 02:33
    admin
    新的Nexus命名为Nexus 5X(LG代工)和Nexus 6P(华为代工),而HTC方面也是不甘示弱
    2016-5-14 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