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标题

公告内容,本插件支持cookies记录关闭后多久不显示本弹窗,后台可以设置cookies的保存时间,同时自定义左侧按钮文字和链接!(清空浏览器cookies缓存可以再次查看插件效果)

我知道了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大省见闻丨河南:链群发展“豫”新机

2024-11-06 15:33:56

  河南的经济体量在全国排名第五,但传统产业占比大、产业结构偏重,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期。为了把经济大省变成经济强省,河南提出要培育壮大7个万亿级产业集群、28个千亿级重点产业链,通过链群发展,推动河南产业攀“高”向“新”。而一条条链上的“重点项目”就成了关键角色,项目建设的主动轮要带动经济运行的所有轮子一起转。2024“时间余额”所剩不多,河南干得怎么样,如何“豫”加出彩?

  挂图作战“抓项目” 一天当成两天干!

  夜幕已深,但河南省项目建设工作部署会的现场依然灯火通明,白天实地调研,晚上交流总结,最近这段时间,加班加点推项目进度,已经成为河南各级重点项目管理部门的常态。

  十月初,河南全省第十四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举行,加快了经济冲刺的节奏。“三个一批”,就是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今年以来,河南已实施5391个项目、规划总投资近3万亿元。如何让签约项目尽快开工,开工项目尽快投产达效?成为河南上下最紧要的事儿。

  河南省人民政府重点项目建设办公室主任 陈波:时间紧任务重,我们一天当做两天干,项目工作不停转,开展全省重大项目集中攻坚、现场勘查等一系列活动。

  眼下,河南不仅建立了重大项目建设白名单、调度、核查等制度机制,今年还建成投用了这套重大项目“挂图作战”系统,能实时监测调度项目建设情况,对问题项目实行红、橙、黄三色预警管理。红色代表拟开工项目超过半年没有开工,橙色代表超过一季度没有开工,黄色代表超过一个月没有开工。

  河南省人民政府重点项目建设办公室四级调研员 朱乐意:一般的问题我们会线上协调,棘手的问题我们会现场办公解决。

  在河南周口,一个“万人助万企”数字平台,让全市超1500名助企干部忙碌了起来,今年他们共收集到了626个企业反馈问题,从惠企政策、要素保障到用工问题,虽然企业诉求五花八门、协调难度不小,但眼下办结率已经超过了99%。当地分成了12个服务工作组,由各市相关职能部门来担任组长,每个服务组服务一个县(市、区)等,对企业进行精准服务。

  而要系统地解决跨部门、跨行业问题,河南还在全省成立了省市县三级项目推进机构。

  在省级项目推进中心的这张花名册上,记者看到这里汇聚了各类专业工种。河南省项目推进中心副主任刘红召告诉记者,成立这个中心,就是把原来产业研究所和省工程咨询中心和省信息中心的人才集合在一起,有专业型、信息型、研究型,人才叠加,坚持项目为王,为项目服务。

  以项目结构之变引领产业结构之变、产业能级之变。前三季度,河南战略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分别为24.0%、13.0%,比上半年分别提高1.6、1.0个百分点。有望在“十四五”末实现新旧动能的结构性反转。

  破解产业布局“倒三角”难题 打磨更高端硬气的“金刚钻”

  当记者来到刚刚建成不久的河南省钻石交易中心,发现不少钻石厂商正在忙着组装展柜、布置展板,一些商家还没入驻,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先开起了电商直播。

  外地企业纷纷前来寻觅商机,原因就藏在厚实的产业家底儿里。目前,郑州拥有约200家超硬材料相关企业,仅今年上半年,金刚石产量就足以让每个中国人拥有一克拉钻石。现在全球每10颗人造钻石,就有4颗产自河南。在河南的28个重点产业链中,包含人造钻石在内的超硬材料排在首位。然而眼下,这条产业链也在面临“成长的烦恼”。

  郑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郜东辉拿着一张超硬材料产量比例图,跟记者聊起了眼前的难题,上游、中游的产量全国占比达到了80%,但是下游高端制品的占比只占20%,呈现出一种“倒三角”的分布,这就导致了产能在高位,效益增长缓慢的局面。

  改变“倒三角”局面,迫在眉睫!当地决定从补短板着手。“钻石打磨”是高端制品加工工艺上的重要一环,但在全国,熟练产业工人也只有2000人左右,培养“打磨”人才,成了当务之急。这两天,一场宝石琢磨工技能竞赛正在郑州举办,来自全国的200多名选手展开了现场比拼。

  郑州市宝石琢磨工技能竞赛现场负责人陈耿告诉记者,通过这个比赛,一方面为了培养产业工匠、产业大师;另外一方面,希望能够消化上游庞大的产能。

  今年以来,像这样的宝石加工技能竞赛,郑州已经举办了5场。近10家河南的大专院校也开设了超硬材料相关专业,和企业合作打造生产实训平台、研发平台,目前已培养超1000名专业人才。

  补链的同时,延链的脚步也在加快,而延伸的方向正是附加值更高、创新力更强的产业链中高端。在郑州经开区这家工厂里,记者看到,一条生产线还没完全搭建好,就已经开始了局部的生产。

  “边研发、边建设、边生产,500多台机器在满负荷生产,因为我们确实已经等不及了,把我们的产品尽快去推向市场,占领市场先机。出口美国、日本、印度、欧洲这些区域。”河南四方达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装备技术总工李宏利说。让企业分秒必争的新产品,是蓝色、粉色、黄色的彩钻,相比传统白钻,产品附加值能够提高2倍以上。

  而在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金刚石则被研发出了钻石之外的新用途。这款划片刀,刃口厚度只有10个微米,可以在头发丝上可以切5-7道槽,能用来分割晶圆芯片。

  眼下,河南正围绕金刚石在航空航天、新一代半导体、超大功率器件等尖端技术领域的应用加快布局,让超硬材料拥有更多“超能力”。全力推进超硬材料及制品56项关键技术的攻关,力争突破“临门一脚技术”30多项。目前,河南省超硬材料产业集群的工业增加值增长率达到了20%,规模以上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达到了10.36%。

  废塑料瓶变身高端家电外壳 这个创新联合体不简单!

  在河南师范大学,河南新乡的四季度企业与科研院所技术对接会正在举办。记者看到,企业和高校都是有备而来,有的企业拿的是自己的工艺路线,吸引专家一起合作。有的企业则是带着问题,希望聘请专家能入厂指导。

  新乡市科技局科技成果转化和区域创新科科长 宋开文:四季度技术需求出现了一个小高潮,一下征集了60多项,我们现在的思路是成熟一批抓紧时间推进一批,不限大小。

  技术对接会,原本每季度举办一次,随着四季度企业需求的增多,他们准备把对接会场次增加至两到三场,分别开设在不同高校和院所里,帮企业精准对接“技术外援”。

  精准对接只是创新开始的第一步,一套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合作新模式也在河南新乡逐渐成形。在这家膜材料生产企业,不久前一条新产线正式投产,可以将回收来的废旧塑料瓶,通过高值化再利用,加工成高端家电外壳。

  河南银金达技术总监 张启纲:回收率达85%,蓝色的、白色投料进去,加工后可以变成透明的。

  而这项技术,曾在研发之初,一度因为技术门槛太高而搁置。“每天睡觉都在想这个。”张启纲回忆。

  去年,这家企业和郑州大学等科研院所成立了联合研发中心。记者发现,郑州大学研发团队的办公室和企业负责人的办公室门挨门,楼下就是实验室,旁边就是生产线。物理空间上的“零距离”,将技术研发、产品生产等环节集合在一起。全部创新研发过程,向企业技术人员公开,整个生产流程工艺和数据也全部向科研团队开放。

  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付鹏:一旦产品上出现了问题,我们马上通过小试来进行改进,进而通过中试和产业化,进行技术迭代,并没有把这个问题直接丢给这个企业,而是我们全程都跟企业在一起。

  目前,河南加快围绕重点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建立起全国重点实验室13个,各类省实验室、产业技术研究院、中试基地、省创新联合体110家。前三季度,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了1150.2亿元,同比增长了32.7%,为河南的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的深度融合注入澎湃动力。

  中部崛起 “转”出先机

  我国经济大省的前四名都在东部。河南这个第五名,来自中部。中部地区崛起,新旧动能转换是件大事,正处在攻坚克难的关键期。我们看到,河南这个经济“大块头”,一边奔跑,也在一边转身。他们抓的大项目,要义不仅在“大”字里、“快”字里,还在转型、转换的“转”字里,让向前的动势与转型的趋势有机结合。那个特别“硬气”的产业链,不是在原有水平上的简单连接、延长,而是要从产业链低端向中高端升级。换句话说,四季度这个正在奋力奔跑的“大块头”,其实是在上楼、爬坡、登高,拼的是速度,更是高度,是发展的质量。更高水平的产学研联合,则为这登高前行提供着更多的内在动力。让经济的大体量里生长出更多的高质量,让“大块头”变得更强,这正是河南以及其他经济大省的共同追求。

  总监制丨申勇 闫帅南 张勤

  监制丨王琰 岳群 刘若欠

  制片人丨刘颖 年加 曾莹 王珏 杨晓波

  记者丨张艺瑾 河南台 漯河台 周口台 新乡台

  编辑丨张昊 孙涛 李一鸣 王佳敬

  评论员丨杨禹

  (央视新闻客户端)

  河南的经济体量在全国排名第五,但传统产业占比大、产业结构偏重,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期。为了把经济大省变成经济强省,河南提出要培育壮大7个万亿级产业集群、28个千亿级重点产业链,通过链群发展,推动河南产业攀“高”向“新”。而一条条链上的“重点项目”就成了关键角色,项目建设的主动轮要带动经济运行的所有轮子一起转。2024“时间余额”所剩不多,河南干得怎么样,如何“豫”加出彩?

  挂图作战“抓项目” 一天当成两天干!

  夜幕已深,但河南省项目建设工作部署会的现场依然灯火通明,白天实地调研,晚上交流总结,最近这段时间,加班加点推项目进度,已经成为河南各级重点项目管理部门的常态。

  十月初,河南全省第十四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举行,加快了经济冲刺的节奏。“三个一批”,就是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今年以来,河南已实施5391个项目、规划总投资近3万亿元。如何让签约项目尽快开工,开工项目尽快投产达效?成为河南上下最紧要的事儿。

  河南省人民政府重点项目建设办公室主任 陈波:时间紧任务重,我们一天当做两天干,项目工作不停转,开展全省重大项目集中攻坚、现场勘查等一系列活动。

  眼下,河南不仅建立了重大项目建设白名单、调度、核查等制度机制,今年还建成投用了这套重大项目“挂图作战”系统,能实时监测调度项目建设情况,对问题项目实行红、橙、黄三色预警管理。红色代表拟开工项目超过半年没有开工,橙色代表超过一季度没有开工,黄色代表超过一个月没有开工。

  河南省人民政府重点项目建设办公室四级调研员 朱乐意:一般的问题我们会线上协调,棘手的问题我们会现场办公解决。

  在河南周口,一个“万人助万企”数字平台,让全市超1500名助企干部忙碌了起来,今年他们共收集到了626个企业反馈问题,从惠企政策、要素保障到用工问题,虽然企业诉求五花八门、协调难度不小,但眼下办结率已经超过了99%。当地分成了12个服务工作组,由各市相关职能部门来担任组长,每个服务组服务一个县(市、区)等,对企业进行精准服务。

  而要系统地解决跨部门、跨行业问题,河南还在全省成立了省市县三级项目推进机构。

  在省级项目推进中心的这张花名册上,记者看到这里汇聚了各类专业工种。河南省项目推进中心副主任刘红召告诉记者,成立这个中心,就是把原来产业研究所和省工程咨询中心和省信息中心的人才集合在一起,有专业型、信息型、研究型,人才叠加,坚持项目为王,为项目服务。

  以项目结构之变引领产业结构之变、产业能级之变。前三季度,河南战略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分别为24.0%、13.0%,比上半年分别提高1.6、1.0个百分点。有望在“十四五”末实现新旧动能的结构性反转。

  破解产业布局“倒三角”难题 打磨更高端硬气的“金刚钻”

  当记者来到刚刚建成不久的河南省钻石交易中心,发现不少钻石厂商正在忙着组装展柜、布置展板,一些商家还没入驻,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先开起了电商直播。

  外地企业纷纷前来寻觅商机,原因就藏在厚实的产业家底儿里。目前,郑州拥有约200家超硬材料相关企业,仅今年上半年,金刚石产量就足以让每个中国人拥有一克拉钻石。现在全球每10颗人造钻石,就有4颗产自河南。在河南的28个重点产业链中,包含人造钻石在内的超硬材料排在首位。然而眼下,这条产业链也在面临“成长的烦恼”。

  郑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郜东辉拿着一张超硬材料产量比例图,跟记者聊起了眼前的难题,上游、中游的产量全国占比达到了80%,但是下游高端制品的占比只占20%,呈现出一种“倒三角”的分布,这就导致了产能在高位,效益增长缓慢的局面。

  改变“倒三角”局面,迫在眉睫!当地决定从补短板着手。“钻石打磨”是高端制品加工工艺上的重要一环,但在全国,熟练产业工人也只有2000人左右,培养“打磨”人才,成了当务之急。这两天,一场宝石琢磨工技能竞赛正在郑州举办,来自全国的200多名选手展开了现场比拼。

  郑州市宝石琢磨工技能竞赛现场负责人陈耿告诉记者,通过这个比赛,一方面为了培养产业工匠、产业大师;另外一方面,希望能够消化上游庞大的产能。

  今年以来,像这样的宝石加工技能竞赛,郑州已经举办了5场。近10家河南的大专院校也开设了超硬材料相关专业,和企业合作打造生产实训平台、研发平台,目前已培养超1000名专业人才。

  补链的同时,延链的脚步也在加快,而延伸的方向正是附加值更高、创新力更强的产业链中高端。在郑州经开区这家工厂里,记者看到,一条生产线还没完全搭建好,就已经开始了局部的生产。

  “边研发、边建设、边生产,500多台机器在满负荷生产,因为我们确实已经等不及了,把我们的产品尽快去推向市场,占领市场先机。出口美国、日本、印度、欧洲这些区域。”河南四方达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装备技术总工李宏利说。让企业分秒必争的新产品,是蓝色、粉色、黄色的彩钻,相比传统白钻,产品附加值能够提高2倍以上。

  而在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金刚石则被研发出了钻石之外的新用途。这款划片刀,刃口厚度只有10个微米,可以在头发丝上可以切5-7道槽,能用来分割晶圆芯片。

  眼下,河南正围绕金刚石在航空航天、新一代半导体、超大功率器件等尖端技术领域的应用加快布局,让超硬材料拥有更多“超能力”。全力推进超硬材料及制品56项关键技术的攻关,力争突破“临门一脚技术”30多项。目前,河南省超硬材料产业集群的工业增加值增长率达到了20%,规模以上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达到了10.36%。

  废塑料瓶变身高端家电外壳 这个创新联合体不简单!

  在河南师范大学,河南新乡的四季度企业与科研院所技术对接会正在举办。记者看到,企业和高校都是有备而来,有的企业拿的是自己的工艺路线,吸引专家一起合作。有的企业则是带着问题,希望聘请专家能入厂指导。

  新乡市科技局科技成果转化和区域创新科科长 宋开文:四季度技术需求出现了一个小高潮,一下征集了60多项,我们现在的思路是成熟一批抓紧时间推进一批,不限大小。

  技术对接会,原本每季度举办一次,随着四季度企业需求的增多,他们准备把对接会场次增加至两到三场,分别开设在不同高校和院所里,帮企业精准对接“技术外援”。

  精准对接只是创新开始的第一步,一套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合作新模式也在河南新乡逐渐成形。在这家膜材料生产企业,不久前一条新产线正式投产,可以将回收来的废旧塑料瓶,通过高值化再利用,加工成高端家电外壳。

  河南银金达技术总监 张启纲:回收率达85%,蓝色的、白色投料进去,加工后可以变成透明的。

  而这项技术,曾在研发之初,一度因为技术门槛太高而搁置。“每天睡觉都在想这个。”张启纲回忆。

  去年,这家企业和郑州大学等科研院所成立了联合研发中心。记者发现,郑州大学研发团队的办公室和企业负责人的办公室门挨门,楼下就是实验室,旁边就是生产线。物理空间上的“零距离”,将技术研发、产品生产等环节集合在一起。全部创新研发过程,向企业技术人员公开,整个生产流程工艺和数据也全部向科研团队开放。

  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付鹏:一旦产品上出现了问题,我们马上通过小试来进行改进,进而通过中试和产业化,进行技术迭代,并没有把这个问题直接丢给这个企业,而是我们全程都跟企业在一起。

  目前,河南加快围绕重点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建立起全国重点实验室13个,各类省实验室、产业技术研究院、中试基地、省创新联合体110家。前三季度,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了1150.2亿元,同比增长了32.7%,为河南的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的深度融合注入澎湃动力。

  中部崛起 “转”出先机

  我国经济大省的前四名都在东部。河南这个第五名,来自中部。中部地区崛起,新旧动能转换是件大事,正处在攻坚克难的关键期。我们看到,河南这个经济“大块头”,一边奔跑,也在一边转身。他们抓的大项目,要义不仅在“大”字里、“快”字里,还在转型、转换的“转”字里,让向前的动势与转型的趋势有机结合。那个特别“硬气”的产业链,不是在原有水平上的简单连接、延长,而是要从产业链低端向中高端升级。换句话说,四季度这个正在奋力奔跑的“大块头”,其实是在上楼、爬坡、登高,拼的是速度,更是高度,是发展的质量。更高水平的产学研联合,则为这登高前行提供着更多的内在动力。让经济的大体量里生长出更多的高质量,让“大块头”变得更强,这正是河南以及其他经济大省的共同追求。

  总监制丨申勇 闫帅南 张勤

  监制丨王琰 岳群 刘若欠

  制片人丨刘颖 年加 曾莹 王珏 杨晓波

  记者丨张艺瑾 河南台 漯河台 周口台 新乡台

  编辑丨张昊 孙涛 李一鸣 王佳敬

  评论员丨杨禹

  (央视新闻客户端)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全部回复(3)

我要评论
    test
    test: 测试看看新功能!!!!!!!!!
    回复自己看看给力不。
    2018-1-26 02:33
    test
    测试看看新功能!!!!!!!!!
    2018-1-26 02:33
    admin
    新的Nexus命名为Nexus 5X(LG代工)和Nexus 6P(华为代工),而HTC方面也是不甘示弱
    2016-5-14 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