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标题

公告内容,本插件支持cookies记录关闭后多久不显示本弹窗,后台可以设置cookies的保存时间,同时自定义左侧按钮文字和链接!(清空浏览器cookies缓存可以再次查看插件效果)

我知道了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两弹一星”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4-11-06 17:32:59

  合肥10月16日电 (刘爱华)1964年10月16日,一声巨响划破了新疆罗布泊的宁静,一朵蘑菇云腾空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以此为起点的“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让新中国抢占了科技制高点,创造出非凡的科学奇迹,由此形成的“两弹一星”精神,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

  20世纪60年代初期,一大批科学家、技术人员以及数万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怀揣着火热的信仰,义无反顾、隐姓埋名,投入到“两弹一星”这项“惊天动地”的事业中。他们用手摇计算机计算数据,土法上马制作试验器材,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手工磨制核心部件“铀球”……这其中,就有着一些中国科大人的身影。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大供图

  一所为服务“两弹一星”事业创办的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一所中国老一辈革命家和科学家为“两弹一星”事业而创办的红色大学。其筹建,只用了111天。

  1956年,党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两弹一星”研制被列入议事日程。

  1957年底,中国科学院的主要领导成员参加了中国科学技术代表团访问苏联。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在回国后所作的总结报告中说:“在访苏期间,代表团的成员亲身体会到苏联科学的高度水平……人造卫星和洲际导弹的成功就是最显著的例证。这些科学技术上的伟大成就都是一系列科学和技术相应发展的结果。”同时,时任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武衡也明确提出了集中力量、迅速建立国家急需的新技术部门的建议。

  访苏归来后不久,在钱学森、郭永怀、严济慈等一批科学家的倡议下,中国科学院党组给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聂荣臻和中宣部写报告:“提议由科学院试办一所新型的大学。”

  这份报告很快得到了中央的重视和批准。1958年6月2日,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总书记邓小平同志主持召开中央书记处会议,批准了中国科学院党组的报告。紧接着,刘少奇、周恩来、陈云同志都审核同意了书记处的决定。

  6月8日,中国科大筹备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正式确定了校名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通过了建校方案和本年度招生简章。

  中国科大在创校初期设立了13个系41个专业,其中原子核物理和原子核工程、无线电电子学、自动化、力学和力学工程、放射化学和辐射化学等多个系科专业,直接服务于“两弹一星”事业。

1958年,中国科大建校初的系别名称。中国科大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在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有11位曾在中国科大工作过。郭永怀、钱学森不仅是中国科大的创始人,还分别担任该校化学物理系、力学和力学工程系首任系主任,赵九章担任该校地球物理系首任系主任,周光召曾长期担任中国科大名誉校长,钱三强、彭桓武、陈能宽、于敏、陈芳允、杨嘉墀等在中国科大建校初期兼任教授,程开甲长期担任兼职教授。

  截至1966年,中国科大4710名优秀的毕业生中,85%的毕业生被分配到科研部门和高等院校工作,诸多毕业生投身国防事业。仅前三届中国科大的毕业生中,后来当选为两院院士者就有30余人,在全国高校同期毕业生中名列第一。

  “两弹一星”精神在中国科大

  今年九月,中国科大党委书记舒歌群在与青海两弹一星干部学院来访人员的会面中表示,“今年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60周年,老一辈科学家身上所体现的‘两弹一星’精神,已成为我校师生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不竭的力量源泉”。

  六十六年来,中国科大始终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勇攀科学高峰:从“两弹一星”的辉煌到探月工程的壮举,从南北两极的探索到地球深处的奥秘,从大尺度的空间探测到微尺度的量子调控;中国科大还主导或参与了多项“大国重器”:“嫦娥”奔月、“天问”探火、“悟空”飞天、“墨子”望远……

  未来,在中国科大高新园区,将矗立起一片由“两弹一星”北京基地的银杏、青海基地的云杉、四川基地的香樟,以及合肥市花桂花、象征科大精神的梅花等组成的“功勋林”。

  这片“功勋林”不仅是对“两弹一星”精神的致敬,也是对中国科大“科教报国、追求卓越”初心使命的镌刻,它将承载着“两弹一星”精神,成为激励中国科大人“敢为人先、锐意进取”的精神地标。(完)

  合肥10月16日电 (刘爱华)1964年10月16日,一声巨响划破了新疆罗布泊的宁静,一朵蘑菇云腾空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以此为起点的“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让新中国抢占了科技制高点,创造出非凡的科学奇迹,由此形成的“两弹一星”精神,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

  20世纪60年代初期,一大批科学家、技术人员以及数万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怀揣着火热的信仰,义无反顾、隐姓埋名,投入到“两弹一星”这项“惊天动地”的事业中。他们用手摇计算机计算数据,土法上马制作试验器材,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手工磨制核心部件“铀球”……这其中,就有着一些中国科大人的身影。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大供图

  一所为服务“两弹一星”事业创办的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一所中国老一辈革命家和科学家为“两弹一星”事业而创办的红色大学。其筹建,只用了111天。

  1956年,党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两弹一星”研制被列入议事日程。

  1957年底,中国科学院的主要领导成员参加了中国科学技术代表团访问苏联。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在回国后所作的总结报告中说:“在访苏期间,代表团的成员亲身体会到苏联科学的高度水平……人造卫星和洲际导弹的成功就是最显著的例证。这些科学技术上的伟大成就都是一系列科学和技术相应发展的结果。”同时,时任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武衡也明确提出了集中力量、迅速建立国家急需的新技术部门的建议。

  访苏归来后不久,在钱学森、郭永怀、严济慈等一批科学家的倡议下,中国科学院党组给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聂荣臻和中宣部写报告:“提议由科学院试办一所新型的大学。”

  这份报告很快得到了中央的重视和批准。1958年6月2日,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总书记邓小平同志主持召开中央书记处会议,批准了中国科学院党组的报告。紧接着,刘少奇、周恩来、陈云同志都审核同意了书记处的决定。

  6月8日,中国科大筹备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正式确定了校名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通过了建校方案和本年度招生简章。

  中国科大在创校初期设立了13个系41个专业,其中原子核物理和原子核工程、无线电电子学、自动化、力学和力学工程、放射化学和辐射化学等多个系科专业,直接服务于“两弹一星”事业。

1958年,中国科大建校初的系别名称。中国科大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在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有11位曾在中国科大工作过。郭永怀、钱学森不仅是中国科大的创始人,还分别担任该校化学物理系、力学和力学工程系首任系主任,赵九章担任该校地球物理系首任系主任,周光召曾长期担任中国科大名誉校长,钱三强、彭桓武、陈能宽、于敏、陈芳允、杨嘉墀等在中国科大建校初期兼任教授,程开甲长期担任兼职教授。

  截至1966年,中国科大4710名优秀的毕业生中,85%的毕业生被分配到科研部门和高等院校工作,诸多毕业生投身国防事业。仅前三届中国科大的毕业生中,后来当选为两院院士者就有30余人,在全国高校同期毕业生中名列第一。

  “两弹一星”精神在中国科大

  今年九月,中国科大党委书记舒歌群在与青海两弹一星干部学院来访人员的会面中表示,“今年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60周年,老一辈科学家身上所体现的‘两弹一星’精神,已成为我校师生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不竭的力量源泉”。

  六十六年来,中国科大始终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勇攀科学高峰:从“两弹一星”的辉煌到探月工程的壮举,从南北两极的探索到地球深处的奥秘,从大尺度的空间探测到微尺度的量子调控;中国科大还主导或参与了多项“大国重器”:“嫦娥”奔月、“天问”探火、“悟空”飞天、“墨子”望远……

  未来,在中国科大高新园区,将矗立起一片由“两弹一星”北京基地的银杏、青海基地的云杉、四川基地的香樟,以及合肥市花桂花、象征科大精神的梅花等组成的“功勋林”。

  这片“功勋林”不仅是对“两弹一星”精神的致敬,也是对中国科大“科教报国、追求卓越”初心使命的镌刻,它将承载着“两弹一星”精神,成为激励中国科大人“敢为人先、锐意进取”的精神地标。(完)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全部回复(3)

我要评论
    test
    test: 测试看看新功能!!!!!!!!!
    回复自己看看给力不。
    2018-1-26 02:33
    test
    测试看看新功能!!!!!!!!!
    2018-1-26 02:33
    admin
    新的Nexus命名为Nexus 5X(LG代工)和Nexus 6P(华为代工),而HTC方面也是不甘示弱
    2016-5-14 11:25